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刊登忻州市深化省校合作 做好人才工作相关做法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这为我们面向新的伟大征程抓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忻州市深入实施“3633”人才强市战略,以深化省校合作为重要牵引,在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上持续用力,积极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让各类人才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强势起步、全方位推动忻州高质量发展中各尽其才、各美其美。近日,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人民传播平台”以《忻州:真招实干 做好人才工作大文章》为题,刊登了我市相关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山西省忻州市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努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面做好“引才”“用才”“成才”文章,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引擎。
立足于“需” 深化省校合作 拓宽引才“活水源”
主动牵线搭桥。为培养更多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忻州市推动省校合作提质增效,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与全国知名高校对接,介绍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人才需求情况,吸引人才来忻就业创业。市、县两级领导先后多次带队赴高校进行对接洽谈,足迹遍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6所高校,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与高校共建“12大基地”,持续创新合作模式,细化合作项目,完善合作机制,共促高质量发展。2022年上半年,忻州市与省外43所高校建立合作,现有“12大基地”建设合作项目78个,涵盖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干部人才培养、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等多个方面。
资源精准匹配。聚焦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七大产业集群”建设和发展需求,编制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清单”和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供给清单”,58个企业项目锚定25所省内外高校重点学科、专业特长和人才团队,与相关高校、具体学科开展精准合作对接,对接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市教育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对接山西大学为忻州文物考古领域定向培养10名考古人才;依托“小杂粮”特色产业优势,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共建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聚焦杂粮品种选育、产品精深加工、质量标准制定、品牌打造推广等重点,与高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校企高效衔接。充分发挥政校企联盟效能,持续推进政府部门、高校、企业三方在人才引进、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等方面合作向纵深发展,促进人才与产业有机衔接,实现了“1+1+1>3”的效应。忻州市积极深化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开展劳务协作、岗位对接、招聘等活动。与北京地区15所高校达成毕业生来忻创业就业工作合作意向,已有247名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来忻就业创业。
着眼于“用” 提升服务效能 搭建干事“快车道”
力求人岗相适。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充分利用博士服务团在忻服务锻炼机遇,将博士服务团成员吸纳到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工作专班的同时组织博士服务团成员围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以人才优势赋能高质量发展,助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
充分发挥博士服务团成员在健康医疗、中医药、食品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支持建设太忻一体化医院联盟、中药新药研发转化创新中心、医学博士服务站等科研攻关平台,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博士团自身优势,将忻州的特色小杂粮推向国家机关食堂、高校工会等,真正打出“中国杂粮之都”的特色品牌。
力求人尽其才。将博士服务团视为集聚人才、助推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强引领、搭平台、建机制、优服务,为博士们施展才干、锻炼成长提供广阔空间。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为中央和省博士服务团成员提供重点岗位,在市直主要部门、医疗系统、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单位挂职,充分发挥博士服务团的专长,把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与挂职单位实际紧密结合,产生“聚变效应”,助推忻州市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发展。
力求才尽其用。制定出台《忻州市“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办法》,建立人才重点工作周周报制度,通过月调度、季督导的形式推动工作,确保人才项目有人抓、有人管、见成效。结合专业特长,发挥博士服务团成员在人脉、视野、平台等方面的优势,让博士服务团成员对接健康医疗、中医药、产学研三大类15个具体项目,分别建立《中央和省博士服务团成员对接项目台账》,定期梳理推动项目进展。
致力于“实” 落实领导包联制度 激活发展“新引擎”
超前谋划项目。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包联制度,14个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包联1至2个省校合作重点项目,确保合作协议落地见效。高站位高标准谋划重点项目助推项目又好又快落地实施,51个领导包联项目正迸发出勃勃生机。岢岚县与太原理工大学和东莞市能源投资集团合作开展焦炉煤气深度净化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升级开发项目,现已实验成功,可生产公斤级的催化剂,正在申请发明专利。
精准推动实施。紧抓政策机遇,以钉钉子精神“跑起来”,加强与上级部门、高校和企业的沟通联系,高质量推动项目实施。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包联的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重点项目,园区现已完成国家级忻州杂粮市场主体工程、山西省杂粮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忻州海关、“三新”试验基地五大板块建设。忻府区领导包联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山西金宇科林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利用煤矸石生产超细煅烧高岭土项目,现已实现年生产功能性煤系煅烧高岭土50万吨,消化煤矸石固废60万吨。
助推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政校企联盟搭桥架梯作用,积极为高校和企业搭建线上沟通平台、点对点安排高校及企业来忻调研考察,以务实举措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河曲县引进清华大学博士吕霄团队,建设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的生产线,填补全省新型材料生产空白。神池县坚持“政府搭台,高校谱曲,企业唱戏”,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联合研发神池饼系列产品,建立全自动流水线加工;为破除疫情影响,主办“神池县第六届网上月饼节暨首届美食文化节”,吸引百余家月饼和小杂粮企业参与,盘活神池胡麻资源,壮大神池饼业。
版权声明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南网》编辑部 xnm.org.cn)”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Email:348171 444#qq.com】
阅读:
标签:
人物
HOT CHARACTER
图汇
HOT PICTURES
热点标签
HOT TAGS
每天排名
TOP ARTICLES
2月1日,大理旅游集团洱海游船分公司268客位新能源游船洱海明珠号在洱海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西南地区最大电量的入级电动船。洱海明珠号
举报电话:12377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