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蒋立:做大能源系统的补漏者,为未来添加绿色
33年,足以见证一个孩童的成长。对于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来说,33年历程是他从品牌代理商到自创品牌的奋斗史,是一位节能领域“补漏者”不断求新的转型历程,也是中国民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成为“隐形冠军”的生动缩影。
01“别人是谈生意,我们是去问、去学”
“每天努力,每天加油。反过来说,不努力我们就生存不下去。”蒋立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了“天加”二字在他心中的含义。
事实上,在天加33年的创业历程中,这种紧迫感一直存在。而这种紧迫感也在推动天加不断前行。
从1991年成为空调代理商,到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专业环境制程和ORC地热发电装备公司,天加的每一步跨越都是“死磕”技术的结果。
制冷专业出身的蒋立,上世纪90年代进入空调领域创业。创业初期,蒋立就一头扎入到技术攻关中。
谈及那段岁月,他感慨,“当时,技术研发手段落后,遇到技术难点无法解决,我们就到高校请教专家,甚至跑展会,别人是谈生意,我们是去问、去学。”
最终他们成功研发出迷宫式密封结构空气处理机组,这一技术使得天加的空气处理设备(空调)的漏风率最低可达0.029%,较国家标准提高30多倍,解决了行业痛点,也为天加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
图|天加荣获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
卖空调是天加的起点,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天加从这一起点不断生长,从空调逐渐扩展到空气处理业务板块。
“大家都知道空调是提供制冷或制热的,但这并不是空调的全部,它还可以调节湿度、颗粒物、化学浓度等等。”蒋立介绍,这些不同维度都可以通过空调做到“极致管控”。
“比如,生物制药除了温度、湿度、菌落都要做的极致管控以及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还有医院的负压系统,要保护医护专家不被病患感染,手术室等区域不只要控温、控菌,还要分区控制温度。”
沿着这样的技术路线,天加将空调的生意做成了“空气的生意”。
如今,天加空气环境制程板块的“空气净化”业务市场占有率已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并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其生产的空气处理设备15项关键指标中,70%与世界最高标准相当,另外30%世界领先。在国内微电子行业、医院手术室、生物制药等专业空气制程领域,市场份额均超过40%;产品应用场景从鸟巢、水立方到C919大型客机的生产车间、城市地铁。
图|天加空气处理机组连续14年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图|天加连续4年荣获“中国卓越管理公司奖”
02“没有核心技术,绝对不能接受”
“我是技术出身,自己生产产品,如果没有核心技术,我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蒋立看来,创新对企业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是一个公司自我驱动的最大能力值”。创业初期,他就带着团队列出了十余项制冷行业中的“卡脖子”技术和行业痛点,最终决定先把漏风率作为突破口,并在这一单项上取得突破。
也是从这里开始,天加开启了自己的“隐形冠军”之路。
所谓“隐形冠军”企业是指不被公众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拥有很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其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
企业的发展路径往往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势息息相关。蒋立说,在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大环境的变化促使天加必须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图|2021年天加荣获“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
自2015年开始,天加环境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在世界各地频频布局“落子”。
天加环境并购的海外低温发电技术品牌,让天加逐渐掌握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领域的技术,并快速消化相关技术应用到市场,逐步把地热发电频谱完善成全系列。
技术路径的变化必然带来市场的变化,蒋立告诉记者,在这一过程中,中低温发电技术逐步应用在中国各大工业领域。比如钢铁、冶金、水泥、石化等行业的工业余热,都可以将其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2021年,天加在地热、干热岩应用领域创造了两个第一。2024年4月,天加能源应用的“大型高效径向多级离心透平ORC发电技术成果”被认定为国际首创,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图|天加能源三房巷ORC发电项目
今天,天加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业务版图几乎遍布全球,其生产的低温发电机组及系统,远销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土耳其、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全球地热装机量突破1000MW。
图|天加能源土耳其Pamukoren地热发电项目
03“将社会多余的能源,变成有价值的能量”
在蒋立看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天加的机遇就是围绕国家的绿色发展大框架,推动自身发展。
而这次天加向绿色发展的转型,还有着更宏观的背景。
公开报道显示,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世界气温已经升高1摄氏度多一点。联合国一份报告说,即使迄今为止所作的所有承诺全部兑现,本世纪气温仍将平均上升2.7摄氏度。
而在旨在限制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上升幅度的《巴黎协定》中,各国承诺“努力”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下,作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之一,中国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政策,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蒋立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热发电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如果将地球一千米到一万米深的地热全部利用起来,其热量将是已发现的煤油、天然气热值的数万至数十万倍。再加上工业余热、LNG冷能、生物质能等,这些技术路径将开辟出一个庞大的市场。”
蒋立笑称自己是节能领域的“补漏者”:将社会中多余的能源,利用技术的手段,变成有价值的能量。而如今,中国在低温余热利用技术方面已经走在国际前沿。
我国地热能资源丰富,地热勘探、高温钻井、装备制造和工程设计建设等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和产业链等均已具备领先能力。“天加做的实际也是一项事业。”蒋立希望通过自己先走出的一小步,为地球控温1.5℃“搬砖”,也为绿色发展的未来添加希望。(李雪莹)
版权声明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南网》编辑部 xnm.org.cn)”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Email:348171 444#qq.com】
阅读:
标签:
下一篇:返回列表
人物
HOT CHARACTER
图汇
HOT PICTURES
热点标签
HOT TAGS
每天排名
TOP ARTICLES
2月1日,大理旅游集团洱海游船分公司268客位新能源游船洱海明珠号在洱海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西南地区最大电量的入级电动船。洱海明珠号
举报电话:12377
友情链接
LINKS